如果說博物館的展覽是藝術品「表演」的舞台,典藏庫就像是後台,是藝術品的家,良好的空間和設備能維持"他們”的壽命,典藏更是博物館五大功能之一,透過量身打造的典藏環境,專業的維護,藝術作品才得以源遠流傳。

 

IMG_4562.JPG

 

而典藏庫很少有機會能進去參觀,這次是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於2003年開始進行典藏庫擴建計畫,經過數十年克服萬難,在2015年完成了科技管理專業化藝術品保存典藏庫房,為慶祝新落成,特別規畫「寶庫解密:典藏保存維護特展」,讓民眾可以一窺神秘典藏庫的面貌。

 

藉由專業導覽人員介紹,瞭解蒐藏藝術品的管理知識,牽涉到物理化學、溫度濕度等知識,因不同的繪畫媒材也會影響到「該如何典藏」,例如:水墨畫、油畫、銅雕和木雕等,尤其是當代藝術多樣貌的作品表現,怎樣才能蒐藏好,至拿出來展出時又能保持原樣,是門不簡單的學問呀!

 

芮妮是在一月底和朋友一起參觀這個展覽,是很棒的特別經驗,原本展覽只到3/13,因頗受好評,延長展期到4/13,大家可以把握最後假期來參觀,真的是很值得一看的展覽,連平常對展覽沒興趣的朋友,參觀完後,也覺得很有意思,跟過去看展經驗很不一樣呢!

 

參訪資訊如下:

 

06.gif

 

展覽時間:2015/12/13~2016/4/13 (需預約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上午10:00-12:00 下午14:30-16:30 ) ;清明假期(2016/4/4~4/5)不開放參觀。

展覽參觀場次入場時間:上午 場次一10:00(11:45分清場 12:00閉場)
                               下午 場次二14:30(16:15分清場 16:30閉場)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新典藏庫(美村路行政園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票價:免費!

FB:國立台灣美術館寶庫解密-典藏保存維護特展

預約網址:展覽採預約制,每一時段以25人為限。官網按這裡

 

展場分為三大主題:

「典藏演譯-臺灣美術建構」(長廊展廳和典藏庫房)

「典藏透視:藏品保存維護」(修復室)

「典藏連結:拓界應用延伸」(數位展廳)

 

參觀所需時間:芮妮和朋友共四人,約一個小時。

參觀地點:參觀民眾請於參觀場次入場時間前15分鐘,由美村路行政園區入口之保全警衛亭旁車道走入地下一層新典藏庫房入口,並至展覽報到櫃台領取「感應卡」後入場參觀。

 

參觀民眾報到時間請務必準時,超過預約該場次入場時間15分鐘以上者,恕無法參觀預約該場次,由工作人員另安排適當場次參觀。

1128187.gif

 

首先,在特展網站預約,分有個人及小型團體,還有多人團體報名,依照指示步驟選擇,

 

線上預約.JPG

 

目前所剩的日期不多了,3/26和3/27,以及3/29~3/31 還有名額,建議盡早預約。

 

選擇日期.JPG

 

預約需要填寫全名、email和手機,完成後記得截圖保存,到時候進場會對身分,有趣的是牠們還會在入口銀幕處,打上「歡迎 XXX貴賓」,有莫名親切感(笑),

 

4059540083349.jpg

 

接著依預約日期出發至國美館,現在國美館外廣場展出藝術家洪易的作品,他結合客家元素和日本花卉,象徵兩國友好關係,

 

IMG_4550.JPGIMG_4551.JPG

 

因為是要參觀國美館的典藏庫,入口就不是一般看展的大廳入口了!因在博物館設計中,藝術品進出的入口,和觀眾看展的入口是分開的,所以會有專屬工作人員走的通道,須往建築物左側步行,美村路行政園區的警衛室集合

 

IMG_4553.JPG

 

在警衛室往右側看,就會看到地下通道(平時藝術品運輸走的,會在地下室卸貨),時間到會有工作人員帶領下去地下室,

 

IMG_4555.JPG

 

 

地下室真面目,看起來空間滿寬敞,以利於貨車下去後能足夠空間卸貨,但比起國外博物館,國美館的地下空間還是不夠大,應該還需要讓貨車能倒車和迴轉 XD

 

IMG_4565.JPG

 

再來,與工作人員核對身分,每個人都有一個掛牌,但別小看這些識別證,上面有條碼是能偵測觀眾在典藏庫裡的位子,

 

IMG_4568.JPG

 

這項技術是RFID (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一種以RF無線電波來自動辨識技術,主要利用接收器(Reader)發射RF能量來讀取植入或貼附在物件上的電子標籤(Tag),以進行無線資料辨識及存取的工作。因此RFID Tag 貼在識別證上,官方人員可以知道目前觀眾的所在位子,或集中在哪一區,在國外通常也會用來偵測及確保藏品的位子,避免竊盜發生(保全)。

 

如果用在觀眾身上,也可以知道目前展區哪邊人潮最多,就能引導人群至人較少的展間先觀看。

 

124987.jpg

 

典藏庫的平面圖

 

1287417.jpg

 

從平面圖可以得知,經由導覽人員解釋說明,會按照順序分三大主題來參觀

 

主題一展區是由小型的長廊式展覽廳,和典藏室所構成,展廳先介紹1950~1960年代,臺灣美術現代繪畫抽象風潮,到1980、1990年代藝術家多種媒材的創作,共有油畫、水墨、膠彩、水彩、版畫、攝影、立體雕塑等精選典藏品展出,著名展品有朱銘的太極、陳夏雨的勞動者、林壽宇的1982白色震撼、陳進的觀音菩薩、楊茂林的婆娑世界的夢幻島等,因為展間禁止攝影,矮編僅能以文字描述了,或是也可上國美館官網及文化部典藏網搜尋看看囉~(從這裡去!

 

民眾可再往裡頭走進典藏庫房,看所謂的典藏櫃是什麼樣子,可存放捲軸,版畫,油畫等,讓民眾有近距離的欣賞,啟發民眾對藝術家作品表現風格轉變之豐富性,實際瞭解到美術館在典藏體系的面貌。

 

其中,芮妮印象深刻的一件作品是陳龍斌的〈臉〉,相當特別,正面和背面顯示不同的樣貌,作品是以是由紐約市電話簿為媒材,將這些紙雕刻成創作藝術裝置,呈現木材、大理石等自然質感,由電話簿組合雕刻成的一張平靜的面容,這是他著名的閱讀雕塑的作品。(詳細作品介紹點這裡!)

 

正面臉.jpg

(圖片來源:Google)

 

還有一幅掛在典藏櫃上,梅丁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作品,也很有意思,從畫作中看得出是哪兩個人嗎?

 

20120518_c9831.jpg

(圖片來源:Google)

 

是的,正是國父 孫中山和毛澤東的合體畫像,藝術家想要表達過去解嚴年代,他們其實搞不懂三民主義,但是「反攻大陸」和「收復舊河山」則成為政治主流價值,是件滿弔詭的事。

 

主題二展區,這區是直接進到修復工作室,民眾可以瞭解延續藝術品壽命的方式,同時亦是運用不同的科學儀器觀察每件藝術品的狀況,來進行修復。也會解釋何謂膠彩,是一種從動物和植物萃取膠質才作畫,分有硬質鹿膠、鰾膠、牛膠、兔膠、粒膠等,在蒐藏保存上,得注意失膠、破洞、褐斑與脆劣情形。

 

主題三展區是數位科技之運用,一開始進場拿到的識別證,此時可將上頭的RFID Tag感應在互動裝置上,螢幕會顯示你的吉祥物是什麼,吉祥物的總類都來自於藝術家林玉山的〈蓮池〉膠彩畫作品,有別於一般靜態展示模式,而是將畫中的荷花、鴛鴦、鯉魚、錦鯉、金魚、蜻蜓等元素,製作成3D動態影像,搭配環境音效,以營造出多重感官的體驗,彷彿讓畫活了起來。

 

芮妮當時感應出的吉祥物是「錦鯉」,導覽人員指示可以從動態畫面牆中,找找看你的吉祥物在哪裡呢? 用手揮動還會有意想不到效果。最後,還能拍照留影做紀念,相當有趣。

 

1287419.jpg

 

● 寶庫解密 典藏保存維護特展 影片介紹

 

 

● 費時12年 國內博物館最具規模的典藏庫房

 

 

○蘋果日報-相關報導:國美館典藏庫落成 快來寶庫一探究竟

 


 

6-v2.png #矮編芮妮

外表白白的看似柔弱,其實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行蹤非常好掌控,不在家就在去看展覽、電影的路上,最愛新奇古怪的東西,有著小女人的心態,認為生活就該享受在美好的事物裡,幻想著能走遍全世界美術館。

arrow
arrow

    little7dwarf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